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证修养
中医临证修养

中医临证修养

资料大小: 157.72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本地下载(5点)  备用下载(5点)

内容简介
中医临证修养

作 者: 吴深涛 著
出版时间: 2008

内容简介
  《中医临证修养:写给青年同道及学子》围绕着现代青年中医和学子如何提高中医临证修养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培养中医思维方式和临证能力为中心,结合现代中医学人所面临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环境之变化、中西医并存等现实因素,对广泛存在的青年一代中医学人临证素质薄弱之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在目前理论研究暂时难以创新的状况下,中青代中医学人应当在认真继承前人学术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中医临证修养,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性。从修医德、读经典、跟师临证、学医案等多方面探讨了如何拓展中医辨证思维,在临证中创新等提高中医临证修养之思路和方法:《中医临证修养:写给青年同道及学子》采取了医话、杂谈的形式,所述之理联系实际,既穿插了古今名医大家之理论观点和临证实例,亦有作者自身的临证感悟和学术观点,实事求是,论述严谨而富趣味性,对理解中医临证之精髓,掌握临证之思维方法均有启发和指导意义,不仅是中医临床医师参考书,也可供中医学子及爱好者学习中医之参用。

中医院校式教育与临证修养
 一、学习中医的态度
  (一)“知学”与“乐学”
  (二)处理好热爱与质疑之关系
 (三)“铁杆中医”与处理好中西医之关系
  (四)终身学习
 二、学习中医与骆驼进食——死记硬背与灵活运用
  (一)背诵与水到渠成
  (二)诵背与储备
 三、学中医要植根于临证
 (一)熟读王叔和 不如临证多
 (二)疑难源于书本,冰释于临证
 (三)主动临证与多读书
 四、掌握中医学的思维特征
  (一)中医思维及其构架
  (二)中医思维的特点——得意于象
  (三)临证中思维方式的运用
 (四)思维方式的优化和发展
 五、“文以载道”——国学与中医
 六、“由博返约”
 (一)“博”与“约”之关系
 (二)由博转约
(三)“医贵多技”
 七、“尽信书不如无书”
(一)读书之信与不信
(二)要活读书,不要读死书
医道,基于临证修养之积淀
 一、“无德不成医”
 二、“医不三世”与沉而勿躁
(一)学中医与“安贫乐道”
(二)“60岁再谈名医”与年轻有为
 三、“勿以善小而不为之”
(一)小经验寓大智慧
(二)组方中的少数之奇
(三)“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四、“心贵乎虚”——弃门户之贝
(一)门户之见与偏见
(二)撷长修短
(三)把自己看低一点是睿智的
 五、对信息敏感性之培养
(一)抓住病人表现之关键信息
(二)注意信息的整体性
(三)过滤信息之能力
 六、“得意忘象”——整体与局部之辨
(一)人体之整体系统性
(二)整体之辨——整体为因,局部为果
(三)局部之辨——局部为因,整体为果
(四)“大整体观念”
 七、临证预见能力之修养
  ……
读经典医籍,临证修养之基石
跟师,临证修养之阶梯
医案,临证修养必读
临证修养,开阔思路
广读书,临证修养之源
临证修养杂谈
临证探索——难病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