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 疾痛的故事 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美)阿瑟 克莱曼 著 2010年版
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 疾痛的故事 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美)阿瑟 克莱曼 著 2010年版

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 疾痛的故事 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美)阿瑟 克莱曼 著 2010年版

资料大小: 12.28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疾痛的故事 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作者:(美)阿瑟 克莱曼 著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
内容简介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会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症状和异常的意义
第二章 疾痛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
第三章 疼痛的脆弱和脆弱的痛苦
第四章 生活的痛苦
第五章 慢性疼痛:欲望之挫折
第六章 神经衰弱症:美国人和中国人的虚弱和疲惫
第七章 慢性病人治疗中互相冲突的解释模式
第八章 不气馁和胜利:对付慢性疾痛
第九章 从疾痛到死亡
第十章 疾痛的烙印和羞耻
第十一章 慢性疾痛的社会环境
第十二章 制造疾病:人为的疾痛
第十三章 疑病症:具有讽刺意味的疾病
第十四章 医治者:行医的种种经验
第十五章 一种治疗慢性疾病的方法论
第十六章 意义中心模式对医学教育和实践的挑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