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风偏瘫的康复 王大伟 编著 2009年版
中风偏瘫的康复 王大伟 编著 2009年版

中风偏瘫的康复 王大伟 编著 2009年版

资料大小: 5.15 MB
文档格式: PDF文档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类别: 医药
下载说明:
推荐信息: 偏瘫   编著   中风   康复   王大伟

本地下载(30点)  备用下载(30点)

内容简介
中风偏瘫的康复
作者: 王大伟 编著
出版时间: 2009年版
内容简介
  现今的社会,食品越来越丰富,劳动强度越来越轻。但经济社会激烈的竞争,使人们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患心脑血管疾病者越来越多,中风偏瘫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笔者曾经中风两次,后来经自己钻研中医配合治疗得以完全康复。笔者身历中风偏瘫的痛苦,康复后,每当看到别的中风偏瘫患者艰难行走时,那种同情感油然而生,故下决心攻克治疗中风偏瘫的难关,尽快设法帮助解除中风偏瘫患者的痛苦。经过笔者八九年的广泛调查、潜心研究与实践,逐步摸索出了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经验。为对社会做出点微薄的贡献,笔者结合自身的经历编成此书,希望能对中风偏瘫患者、治疗医生及相关护理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中风偏瘫能够康复须具备三大条件
二、家庭成员、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与职责
1.起病阶段的护理与精神鼓励
2.患者会坐起时的护理与精神鼓励
3.偏瘫下肢会抽动后的护理与康复锻炼
4.偏瘫的手指能向里弯曲时的护理与照顾
5.偏瘫的手指能开始自由伸缩后的护理
6.着重注意中风偏瘫患者的饮食疗法与调养
7.随时调整患者的不良心态
8.治疗中风偏瘫的中医应掌握正确的药物配伍,对患者做锻炼方法、心理疗法和食物疗法的指导
第一章 患者应有的心态及做法
一、偏瘫能康复,必须意志坚
二、更要把心宽,不可犯急躁
三、走路学端正,康复第一条
四、坚持中医治,不可乱投医
五、只要能起床,生活需自理
六、切忌图安逸,康复有希望
七、天天要锻炼,讲究有限度
1.瘫痪期的被动锻炼方法
2.瘫痪慢慢地康复,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站立和走路
3.患者自身如何进行偏瘫上肢的“被动”锻炼
4.在冬季应注意偏瘫肢体的保暖
5.路已能走稳,瘫脚能抬高到膝盖处时的下肢锻炼方法
6.怎样改变基本康复后的“半身冰凉”后遗症
7.尽可能不坐轮椅
八、知足淡名利,生活快乐过,重视修身养性
九、烟酒需禁忌,食物要多素,讲究饮食调养
1.关于烟酒的禁忌
2.关于食物
3.水是人的生命线,讲究饮水调养
 4.贫血患者的饮食调养
5.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养
6.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饮食调养
十、中风偏瘫后的患者怎么样看待性生活
第二章 如何预防再次中风
 一、重视地区、地域性预防
 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防止再次中风
 三、从症状上来预防
1.注意饮食与大、小便情况
2.注意性生活的情况
3.注意头痛、头昏、头晕、眼睛视物情况的变化
4.注意睡眠、工作状态和思维
5.注意舌根、面部肌肉的变化
6.注意手、脚麻木和灵活程度
四、常服些中草药,把这些中草药当茶饮用使自身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以预防再次中风
五、坚持长期不懈的体育运动和劳动预防再次中风
六、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情绪,彻底预防再次中风
七、客居时应学习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烹调方法
八、巩固和睦的、完整的家庭也是预防再次中风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章 有关中风偏瘫的中医治疗
一、治疗中风偏瘫的宗旨、诀窍与步骤
二、医治中风偏瘫时的药物禁忌与注意事项
三、应该重视中草药、中医技术在中风急救中的重要作用
四、中风偏瘫初期(包括急救)的中草药治疗
五、脉象平和,舌质舌苔基本正常后的治疗方法
 六、瘫肢会动后的治疗方法
 七、偏瘫肢体基本康复后的巩固性疗法
 八、高血压患者的几点防治方法
 九、低血压、贫血患者的治疗方法
 十、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方法
 十一、糖尿病患者的一些治疗方法
 十二、应重视患者家属护理与用药的分寸
 十三、治疗中风偏瘫,每个疗程都要把握患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十四、适时的“舒筋活血”“强健筋骨”“恢复体力”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疗法
附录
 一、中风偏瘫康复的常用中药
  1.解表药
  2.清热药
  3.温里药
  4.祛湿药
  5.化痰止咳平喘药
  6.理气药
  7.理血药
  8.补虚药
  9.安神药
  10.平肝息风药
  11.开窍药
  12.消食药
  13.泻下药
  14.固涩药
 二、脏腑辨证用药参考
 1.心与小肠用药参考
  2.肾与膀胱用药参考
  3.肝胆一体用药参考
  4.肺与大肠用药参考
  5.脾胃用药参考
 三、认准人体、地理、季节辨证施治
  1.因人制宜,辨证施治
  2.因地制宜,辨证施治
  3.因时制宜,辨证施治
 四、部分中草药药理药效
  1.降血糖用药
  2.降血脂用药
  3.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用药
 4.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用药
  5.强心用药
  6.抗心律失常用药
  7.降血压用药
  8.解热用药
  9.镇痛用药
 10.抗衰老用药
参考文献
后记